

被保險人和受益人一同死亡,保險進行了理賠手續(xù)之后,合同的保障責任也就會相應履行,合同終止,則保險費不需要再繳納了。 在問題中所描述的情況,保險的保額理賠款就會被判法定受益人,歸為法定后,算作遺產(chǎn),由正常法律手續(xù)選擇繼承人來領取收益金。也就是給孩子或者父母。 拓展資料 保險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險中,接受保險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險人指定的,并載入保險合同。具體有幾種情況: (1) 當投保人為自己投保人身保險,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即被保險人;也可能是第三者。 (2) 當投保人為他人投保人身保險,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也可能是被保險人,或者是第三者。在保險期限內(nèi),被保險人可以更換受益人。如果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中未指定受益人,被保險人死亡時,保險金由被保險人的法定繼承人領取。 參考資料保險受益人——百度百科
身故,其實就是死亡。身故保險金,就是被保險人死亡后所能得到的保險賠付。 基本保險金額,就是保單合同載明,在投保之前雙方約定的保額,客戶投保十萬,身故了,保險公司,賠付十萬。 人身保險可分為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人壽保險以人的生死為給付保險金的條件,投保后無論生死都按保險合同中相應的條款全額給付生存保險金或死亡、全殘保額。 健康保險的給付比較復雜,其中定病種給付的險種,一旦確診患上合同所載明的疾病,保險公司就全額給付保險金; 津貼型的醫(yī)療保險,則是按住院天數(shù)乘以每天的津貼額度來給付,最高不超過投保金額;費用型的醫(yī)療保險,則按實際發(fā)生的費用在條款給付的項目內(nèi)按比例給付,最高不超過投保金額。意外傷害保險則按意外傷殘的程度來進行給付。
身故,其實就是死亡。身故保險金,就是被保險人死亡后所能得到的保險賠付。 基本保險金額,就是保單合同載明,在投保之前雙方約定的保額,保單上明確標注的金額,保險金額是能拿到的保險賠付金額,有些保險條款的基本保險金額和保險金額是一致的,有些條款的保險金額是以基本保險金額為單位計算的。 一般來講,身故保險金就是保單合同中列明的保險金額,例如:你的保障為10萬,被保人身故了,保險公司賠10萬,但有的險種,比如:有的理財險,保險合同上列明為被保人身故了,賠償基本保險金額的3倍或5倍等。 也就是說你的保障為10萬,按照3倍的話,身故了保險公司賠付你的保險金額就是30萬,還有生存金,保險合同中說每年返基本保險金額的10%,就是以10萬來算的,而不是以30萬算的,那個10萬就是基本保險金額 擴展資料: 基本保險金額和保險金額的區(qū)別: 有的理財險中國人壽的康寧終身保險就是這樣,如果購買的基本保險金額是10萬的話,那么大病的保險金額就是基本保險金額的2倍即20萬;身故和高殘的保險金額是基本保險金額的3倍即30萬; 中國人壽的瑞鑫兩全保險也是這樣,投保10萬元的基本保險金額,那么大病提前給付的保險金額就是基本保險金額的3倍即30萬,身故也是3倍30萬,生存金給付是按基本保險金額計算的,每三年給付基本保險金額的8%,就是10萬的8%,8000元。 簡單的可以理解為:基本保險金額是一個計算的數(shù)值,保險金額是一個理賠的金額。 參考資料:身故保險金_百度百科
一般來說,身故只區(qū)分意外身故,另外就是身故,包括所有原因的身故(但是有責任免除的,一些故意的,犯罪行為的等) 一些小公司的確可能玩這樣的文字游戲,繞開自然身故,減少保險責任
如果沒有指定其他受益人,保險理賠款賠償給被保險人的法定受益人。 當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在同一時間里同時死亡,推定身故保險金受益人身故在先,若無其他受益人的,身故保險金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chǎn),由保險公司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guī)定履行給付身故保險金的義務。